作者:毕开恒毕义宽
年12月17日,次列车风驰电掣,从昆明站出发,一路向东。窗外,奇花丽树,一掠而过。田间蚕豆一片葱翠。牧童卧坡,水牛啃绿。远处,青山舞动,白云袅袅……好一副青山不墨的山水画卷!要不是抗美援越,要不是珍宝岛事件的发生,那是多好的太平盛世图景。
此时,成昆铁路通车在即,各项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,铁一师大部队已经挥师鄂西北,襄渝铁路会战大幕已经拉开。留守成昆线的师直属建筑给水发电营也兵分两路,负责发电、变电、架线的两个连队已作为全师的先头部队,直插湖北丹江,受到湖北省党政军领导和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。
而负责建筑、给水的三个连队则留在广通机务段,为攻克七月一日全线通车的最后一个堡垒鏖战正急……几天前,作为营部文书,我按时做好了全营军务实力报表,向主持全营工作的刘学凤副营长汇报(营长项鸿升已调他处任团长),并请示到湖北丹江的铁一师师部军务科报送。
临行,刘副营长再三嘱咐:“小毕呀,军务实力报表属部队机密,你第一次外出,要跨越四个省,几千里地,一定要注意安全,同时做好保密工作,不得泄露军情,住宿一定要住部队招待所……”
列车钻进隧道,又冲过桥梁,眼前的景色变了又变,我临窗触景,心里又激动又紧张,第一次走长途,带着机密文件,同时又带着整一包的十个手枪套,因而时不时地向行李架上望一眼,生怕出点意外,可眼前的景色又不断地诱惑着我。
那时从昆明去湖北丹江,唯一的铁路只能走贵州省,经广西入湖南再到湖北武汉,再转车去襄樊(即现在的襄阳),再设法由襄樊去丹江。从大西南边陲到中南腹地,途中能看到多少美景啊!真是越想越激动。
当别的旅客昏昏欲睡之时,我却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之中,此乐何极!我一边观景一边盘算,大概越过曲靖,再向东就出云南境奔贵州了,那里的景致该是如何呢?
遐想当中,火车喘着粗气,徐徐进站。定睛一看,曲靖到了。曲靖城市不大,车站也不阔绰。墙上“毛泽东思想万岁”,“备战备荒为人民”的标语格外醒目。怎么,车已经进站好几分钟了,站台上怎么空无一人呢?
正疑惑间,突然嘟嘟两声,哨音未落,斜刺里闪出一大队人马,说时迟那时快,瞬间就把整个列车包围起来,他们全副武装,荷枪实弹,迅疾冲入每个车厢。怎么回事?发生什么情况了?莫非有土匪暴乱,还是有突发事件?整个旅客都惊呆了。
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,我下意识地拧了拧自己的大腿,定了定神,仔细看时,他们都穿着军装,从车厢两头把门堵住,每头两支冲锋枪扫描着整个车厢,车窗也下令关闭。
不一会儿,进来一个戴眼镜的军官,他神色凝重,用毋庸置疑的口气道:“各位,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,奉昆明军区警备司令部的命令,对所有在座验明身份并进行搜查,请大家配合……”
没有解释的余地,没有磨蹭的时间,看得出,两支冲锋枪的保险都打开了,只要有异常,火舌随时都可能从枪口喷出。
我坐在车厢靠中间的位置,眼见得从车厢两头开始,无论男女老少,一个一个“过筛子”,行李架上的大包小包一个一个被打开查验。人们正襟危坐,连大气都不敢出,更没有议论和围观。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轮到我们中间的位置了,四支冲锋枪两两相对。
我掏出军人通行证,起身离座,自动撑开外衣,接受检查,包裹也从行李架上取下,打开,一刹那,他们神色紧张起来,十个手枪套立马绷紧了他们的神经:“七五九一部队四十七分队属于哪个军区?”
“昆明军区。”
“驻地在什么地方?”
“云南禄丰县。”
“干什么去?”
“出差去湖北。”
“部队番号是什么?”
“这个?”我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的旅客,因为保密有规定,在公众场合部队代号和番号是不能同时随意暴露的。
对方也许意识到发问的唐突,互相递了递眼神,随即一个人下车奔向站房,估计是打电话核实去了,另一些人则问了些其他问题,翻来覆去查看盖有机密印章封条,装有军务实力报表的档案袋,直到下车的那个人回来,我的问题才算“解放”,让人长长嘘了一口气。
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已经西斜,整个警报解除,列车徐徐起动,车厢里空气像是凝固了,没人说话,没人喊饿,人们的目光惊诧而凝滞,列车钻进了长长的隧道,一切都淹没在黑幕笼罩下的梦魇中……
朦胧中,我被列车服务员叫醒,湖北武汉到了。我定了定神,两天两夜的行程,疑惑虽未解除,但情绪已经不断调整,下车时的心态好多了。我下意识地回头望
了望
这趟昆明到北京的列车,心里沉甸甸的。
按原定计划,换乘间隙,我专程到武汉长江大桥留影,到商店买了几条云南买不到的彩色毛巾,晚上登上去襄樊的火车转道丹江,三天后又原路返回部队。
归队后,我一五一十地向刘副营长汇报了出差情况,并特意述说了列车上的遭遇,他沉默良久,“这事麻烦了,恐怕有大事……”
这时,我才意识到,为什么到云南后归队的路上岗岗盘查,且荷枪实弹,原来自十七号以来,全营已经实施了一周的一级战备,驻地防区增岗增哨,过往行人必须亮明身份,出示证件,部队停止施工,紧急收缩,枕戈待旦,随时进发。进一步了解更确切得知,整个云南驻军都警讯四起,战备等级提至最高。是国内国际形势突变,还是……
谜底是八年后才被彻底揭开的惊天血案——开国中将、昆明军区政委、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谭甫仁被刺杀!
谭甫仁,百战将星,曾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,平型关大捷,辽沈、平津等重大战役。中将军衔,时任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。于十二月十七日凌晨被刺杀在昆明军区大院。
凶讯惊动中央,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当即下令组成专案组,全力破案,同时在云南全域抓捕凶手,而十七日昆明至北京列车上的一幕,正是实施这一命令所为,难怪…...
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云南,既是祖国的西南边陲,又是抗美援越的前线。而当时又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,派系武斗不断升级,除了用枪,当地已经开始用炮了,甚至军工企业还在研究中的保密武器都拿出来了,又有潜伏的国民党特务不断袭扰,形势严峻。
年上任的谭甫仁,可以说是临危受命,节度一方,多有建树,却没想到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惨遭杀害。但这个大案扑朔迷离,直到年才彻查结案,凶手居然是军区保卫部副部长王自正。
而这个大案,除谭甫仁夫妇遇难外,还涉及专案组成员、保卫部部长景儒林的上吊自杀以及抓捕人员的轻重两伤;凶手王自正垂死挣扎无望,持枪自戕,结束了他罪恶而死有余辜的一生。
时间仿佛从未走远,当年列车上的惊魂一幕,历历眼前,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,安系于治法,道不存而乱生危!
编辑:方迎欣毛秘《白浪情》